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4 害中取利 (第6/13页)
而不治本。 就算刘六死了,杨虎亡了,说不定马上又冒出来一个新地刘六杨虎,流贼杀之不绝,受苦的始终是百姓。只有釜底抽薪,清除积弊,让百姓有条活路,才能真正彻底平息流贼作乱。然而要治本谈何容易? 它要触及的是整个大明统治阶层的现有利益,这个阶层包括公侯勋卿、朝中百官、天下士绅,甚至各地藩王、世家,豪门,就算是皇帝,也触逆不了这么庞大的力量。然而,藉由流贼叛乱,深受其害的不只是平民百姓。 整个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都会深受触动,他们自然会意识到要想长治久安,获得长远利益。就必须让利于民,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许多平时难以撼动的积习、旧制,就可以迎刃而解。” 杨凌淡淡笑道:“说实话,我打过这么多仗,在朝中费尽心思做了一些改革,还从未触及大明体制上问题,这一次……..这一次是个好机会,这一仗。对我来说,才是最最重要地一仗。阿德妮,我地真正战场不在这里,而在朝中,打赢了那一仗,我才是真地取得了胜利”。 阿德妮抬起头来,望着杨凌地目光,忽然发现熟悉中增加了一点陌生的味道。那种眼神,睿智刚毅中带着些无情的杀伐决断,他在论政时不再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了,而是能够冷静地从长远利益去考虑问题,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他是真的无力藉此一战全歼白衣军。还是故意纵匪为患,藉此推动他地政策施行,以达到利益更长远的政治目的?” 阿德妮心中忽地闪过这个荒诞的念头,随即暗暗自责:“我怎么能这么想呢?不会的。杨永远做不了一个冷酷的政客。他只是因势利导,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