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25章 明查暗访 (第5/17页)
这些东西的运送,对他发财大是不利,所以他和李大祥矛盾很深”。 杨凌暗暗点了点头,其实集中采购、转运、出售自有它的好处,如果李大祥盘剥的不是太过厉害,能给百姓留个活路。这件事此时大可不必与他计较。 毕竟自已虽掌着税监司。却不能亲自坐镇天下各地,最后还是要依靠这些人来为他办事。如果朝廷从法制上、制度上不能尽善尽美,换上一批人不见得就比他们廉政。想要吏制清明,不是一蹰而就的事,就算没有这些权监,有这等暴利可图,换上一批官儿来难道就没有贪官?” 杨凌想到这里点头道:“嗯,此人虽然贪墨,心倒不算太黑,是个可以拢络的人,对了,这位莫清河莫公公又如何?” 柳彪笑道:“三位镇守太监中,名声最好的便是这位莫公公,江南田赋是折征银两不收实物地,本朝开国之初,就规定米麦四石折银一两,后来折银率大变,米粮一石就要征银一两。此地农民赋税等于加了三倍。 百姓们说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可见税赋之重,要不是江南富庶,鱼米丰收,百姓早活不下去了。 由于百姓要将粮食运出来卖出去折成银两才能上交赋税,中间本来就有损耗,又有个袁雄不断抽税,他们运出来五斗,能拿回三斗的钱就算相当不错了。 莫公公镇守江南以后,每年秋收时分,就派人使了官船主动上门收购,虽说比市价略低了一些,可是算上关税和损耗,百姓的得利还是大于自已运送出售,因此都乐于卖给他,故此莫公公的名声是非常好的,江南百姓都称之为善人”。 杨凌那日在船上见莫公公胆大包天,连呈给皇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