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23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9 (第5/9页)

来大明,以澎湖、台湾为基地扎下根来,一待就是几百年。靠的就是走私贸易。

    他们利用大明禁海,与诸国交易不通的情况,居中成为走私主力,从而越发壮大,直至诱引得远在西方的诸国渐渐把注意力放在东方这块沃土上,而且野心不断膨胀,以武力掠夺的念头一度占了上风。

    如今大明主动开放海禁,西方海盗以走私立足的根本已经消失了。但是西方国家最初周游世界地船队大多带有海盗性质。在无利可图的情形下,他们势必摇身一变,从走私犯彻底化身海盗,那么倭寇没了,就会出现番寇。

    倭寇和番寇如果只靠大明一方来消灭,不知要付出多少牺牲、支付多么庞大地军费,既然在这个过程里中日双方有共同利益,那么为什么不让他们出一把力?只有把番寇们打狠了、打怕了。他们才会放弃强盗野心。规规矩矩地和大明做生意,

    至于东瀛国水师趁势坐大。杨凌倒不担心,以目前大明地实力和厚重的基础,同步发展过程中,肯定要比他们快地多。

    一日之间,自然不可能就所有事宜统统解决,但是显然大内义勇和细川澄明都极有诚意,双方已就许多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解海通商是杨凌一力促成,也是他最大的一件政事。

    现在反对开海禁的一方只是暂时失败,他们一面等着离京在外的领袖们回京,一边时刻关注着双方议商开海地所有事宜,只要出现岔子,他们就会紧紧抓住再行最后一击,所以杨凌自然不敢大意,眼见有了成效不免心中暗喜。

    双方自清晨谈至晌午,双方议商使共进了午餐,杨凌和王华才告辞出来。今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