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9 (第8/9页)
回四夷馆躲了起来,因为事涉外使,巡城御使不敢擅作主张,他派兵先围了四夷馆,然后上呈顺天府尹,请求缉拿凶手,可是……顺天府尹张有张大人也不敢作主,又上呈三法司。 三法司的诸位大人有的认为蛮人向来不习礼仪,况且乃是醉酒失手,又是慕我天颜而来朝贡,如果严惩会失远人心,成化年间倭使来朝也曾当街刺死了人,皇上以‘远夷’之名免了他的罪,故此循旧例应请旨恩免。 有的就坚决反对,认为要严惩凶手,最后闹到内阁,六部九卿各有所持,一时委决不下,事儿传到翰林院、太学院,群情激愤,现在事儿……事儿闹大了”。 上一任顺天府尹是牟斌地人,被刘瑾藉故杖死后换上了他的亲信张有,开海解禁对司礼监有利,他自然不愿为了一个街头摆摊的枉死老汉阻了刘瑾的钱程。 至于三法司和六部九卿现在有杨凌的人、刘瑾地人和原来弘治一朝的老臣,除了那些老臣,无论是杨凌一派,还是刘瑾一派,自然也要竭力维护主子,不愿因此和日使结怨,毁了合作大计。 “醉酒无行就可以将人活活推到汤锅里给煮了?”杨凌脸色铁青。 刘宇迟疑一下道:“杨大学士已出面弹压,要求翰林院、太学院暂时稳下来,焦大学士派我来听听大人您的意思。” 他也知道杨凌对于解海通商付出了多少心血,自古道一将功成万古枯,为了做成一件大事,求得长远利益,牺牲无数性命又算得了什么,要做一个合格的政客,就必须得冷血。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提醒道:“大人,弘治九年,东瀛国以僧人尧夫寿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