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59 兵马未动 (第4/14页)
那人又惊又喜,笑道:“原来是杨公子,这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呀”。 杨凌一看那大胡子竟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枝山,也不由失声道:“是祝公子?你怎么在这儿?” 祝枝山走到近前,迎面一阵酒气扑来,看起来这位祝才子果然是嗜酒如命。他笑呵呵地道:“杨公子大手笔呀,为了吃几块地瓜,舍得下这么大本钱。呵呵呵。这里店东是我的表弟,这西天麦和番地瓜是我家园子里生的,带来些给姨母和家人尝个稀罕罢了,杨公子也爱吃么?” 杨凌一颗心落了地,既然找到了正主,也就不那么急了,总之这祝枝山他是绝对不会放过了,两下交谈几句。他就守财奴般扛起那袋被祝枝山称做西天麦的玉米粒子,盛情邀请祝枝山和两个西洋传教士去酒楼一叙。 祝枝山一听有酒可喝,顿时欣然从命,几个人来到一家大酒楼,杨凌吩咐手下将那袋玉米好生看住了。这才和祝枝山、火者亚三四人上了酒店,寻了一间雅间就坐。 甫一落坐,杨凌便急不可待地问起这番薯和玉米地来历,原来祝枝山是官宦世家。老父做过山西布政副使地高官,后来告老还乡。 祝枝山在33岁上中了举人,此后十多年来再无进展,虽然求取功名之心甚浓,由于年岁渐长,对于仕途也不敢太抱希望了,便在苏州老家置了房田产、又做起粮米生意,当起了富家翁。 前两年有一家百年前移居南洋的汉人因为得罪了当地权贵。辗转逃回了大明,在祝老爷府上为他料理果园,平素在果园里种了些从南洋带回来地农作物。 那些东西虽非美味,不过胜在稀罕少见,祝枝山便时常运些给开设在各地的米粮店出售,由于各地人不曾见过那些东西,销量并不好,不过偶有喜欢尝鲜的。出价都比普通粮食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