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415 先谈情后谈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5 先谈情后谈判 (第6/10页)

双方攻守布局,同时问道。

    身边是井径驿指挥使骆长明和监军使苗逵。苗逵说道:“除了太行诸驿严守各处要道,负责困住白衣匪的官兵主要是从山西太原、辽州和河北的真定、倒马、紫荆调来的驻军,调用正式军队过多,负担太重,所以都是抽调部分军队,不过为了守的严密,我们还把太原的民团也调来了”。

    “民团?才不过几个月时间。民团能有多少人马?能有多大战力?如果调来一支庸军,反而会影响整支部队的战力”。尽管杨凌是打定主意招安,不过听到错误地指挥调度,还是不禁眉头一皱,立即予以指出。

    驿指挥笑着解释道:“国公爷有所不知,河北、山东大乱时,逃入山西许多流民,兵源不成问题。而且太原卫指挥张寅大人作过陕西的兵备道。对于募兵、练兵独有心得,所以太原团练招收、练兵极为快速。

    咱们北方人大多自幼习武,山西是戍边重地,本地的百姓几乎就是半个兵,从本地招收的人更易调教。需要教授民团的基本上只是行伍队列、旗号地识别,因此战力很容易迅速形成,如今太原卫的民团近两万人,战力虽比不上多年征战的边军。可比卫所兵强太多了”。

    “竟有此事?”这样地名将,杨凌只听说过周培公、曾国藩一类地人物,都是用类似于民团的武装迅速起家、战力迅速形成,想不到印象中一向沉稳有余、冲劲不足的张寅竟有这份本事,以前倒是小觑了他。如果此人真是一个练兵的奇才。倒是应该重用一下,以便尽快完成军队转型工作。

    杨凌心里暗暗盘算着,点了点头道:“嗯,那我就放心了。只要能够起到作用,别让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