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40 鑊烹河野龟 (第4/12页)
振,侃侃而谈道:“皇上,圣人有云,‘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皇上是四海之主。夷人朝服,亦是渴慕天颜,有向善之心,皇上圣德刚明,若似仁厚治天下,协和四夷,则天下俱感恩德,自然感化顽恶。” 老臣杨守随忠心耿耿,虽说言开海禁是杨凌的主张。他仍不愿杀了来使叫四夷八荒暗中耻笑天朝,也出班奏道:“ 播声教於八荒之外,流仁惠於九围之表。礼让四夷,以上国道德词章绥化之,是我天朝一向的国策,例朝例代,诸位先皇莫不秉持宽仁之礼,以示朝廷宽宥怀柔之意。望皇上三思”。 李东阳反对道:“皇上,杨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倭族人面兽心,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以古观之,乃是其天性。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他们自贡使我朝以来。鲜有不惹事生非者,可见教化沐恩不足以感之。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臣以为虽不杀也应予惩戒”。 以李东阳建议惩治凶手一派,原来也羞于提及一个“杀”字,杨凌听到这里不由一声暗叹:对蛮夷宽大、博爱果然是我中华向来的传统。 莫说这时倭人对我大明伤害还极为有限,即便后世倭人成为华人国仇,对那些双手染满鲜血的刽子手们。我们还不是锦衣玉食地养着,以超出人性范畴的极大“宽仁”希望感化这帮禽兽? 然而良苦用心之下结果如何呢?其中大部分一俟被放回国,仍极端仇恨我族,凶残侵略之心不减。 杨凌想到这里,上前一步,长长一揖,恭声说道:“皇上,臣冒昧进言。臣以为张大人、杨大人所言大谬。杨大学士所言亦有不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