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0190 镇羌战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90 镇羌战事 (第2/14页)

驰电掣般冲向城门。

    自宋以来,军中兵种划分明细,已经不象唐朝时军队那样,无论是长枪手短刀手。人人皆佩弓箭,远近皆攻,而杨凌挑的兵个个马上地上、远处近处皆可作战,是以人手一弓,大内侍卫不但武艺精湛,骑射更不在话下,不但也佩了弓,而且是三石弓。

    杨凌大军后翼带着从京师运来以及本地采购的犒赏三军的物品。数十辆大车连绵不绝,速度也慢,所以此时刚刚走出城门。

    守城裨将尚未下令关城,便看到又一队甲胄精良的骑兵拥来,骑队中有人大呼道:“勿关城门。后军未尽”。

    未及裨将追问,三百铁骑已呼啸而过,马蹄踏在吊桥上轰然作响。这三百侍卫和其余的官兵一路来到大同,彼此已经熟稔。那些排列在最后的硬弩手不知皇帝在军中的内情,更不知杨凌令这三百人留守,见他们追来,还道是大帅特意安排在后营押阵地,所以也无人异议。

    守城裨将见他们装备衣着相同,双方士卒又彼此熟稔,便不再问,待骑兵都冲出城去再升起吊桥。将城门又重重合上。

    杨凌浑然不知后阵中悄然又多了三百精兵,消息做的太保密,结果就是反而有时造成更大的疏漏。大军一路行进,一个多时辰后,来到了镇羌堡附近。

    前军探马递回消息,鞑靼伯颜可汗亲率铁骑此时正在关外与杨总制的大军作战,杨总制现在无暇回顾,请钦差大人先上关隘观敌瞭战。

    杨凌听了精神一振。立即指挥大军加速前进。镇羌堡也是依山而建的一道关隘,左右是蜿蜒如龙的长城。距关隘两里路外各有一道增兵口直达山上烽火台。

    不及赶至镇羌关,便听到山外喊杀震天,旁边出现一道增兵口,攀沿向上直达烽火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