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0256 兵临城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56 兵临城下 (第4/8页)

何况那些银子养十数万大军也是杯水车薪,如今只有在进行战争的地区摊派加税。

    这个是有先例地,受兵灾的地区是直接受益者,所以无论贫富也能接受。经与布政使刘大人、谷公公商议,并听取了吴济渊、徐经等士绅豪族代表地意见,决定以‘战时紧急提编’的名义征收税赋。”

    杨凌一怔,迟疑道:“逢战乱、匪患时。地方官员有权审时度势,调度一切人力、物资,并以战时名义紧急收税,事后只须上报有司,我现在总督六省军务。自可做此决定,只是…….江南已被匪患闹的民不聊生,加收税赋百姓承担的起么?如果从其他省份收取如何?”

    成绮韵苦笑道:“大人以为如今各地官府、百府都做到‘天下为公’了么?事不关已,不但其他省份百姓有抗拒之意。就是地方官府也会拖怠不办,要收税唯有从战事地区收取,这个以前也是有先例的。

    不过以前的旧例是按原有税赋加成收取,卑职以为此例不可取,卑职地意思是首先由官府将六省百姓按贫富分为十等,先从第一等富人收取,所收税赋足够军队使用便停止,如果不足。减比从第二等富人收取,再不足减比收第三等,以此类推,仅此一项,一省可以加收银两五十万,足够军费开支。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贫民所受地损失,富户因为战争所受地损失远大于征收的税赋,急盼战事平息。所以也大多乐意接受。此外再由内厂遍布天下地车马行、茶楼、赌馆、妓院、饭庄宣传开海解禁的好处。这样做一来加强了民众对抗倭的支持。

    二来由谷公公适时推出海市衙门特颁地‘抗倭乐捐状’,凡是主动乐捐银两。支持抗倭平匪的,凭此状在开海解禁后,海上行商、收税等各方面可以获得优惠待遇。相信可以吸引相当多的士绅豪门慨然乐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