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356 风满京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6 风满京城 (第3/18页)

家军总兵官为门生,于是对这支部队就特别亲近照顾一样。

    这个衙门权力虽重,却不是常设机构,只有在皇帝认为有需要查考时才临时成立,而且也没有任何薪水、俸禄,全是从皇亲国戚、勋臣功卿中抽调的人马,所以连个办公地点也没有。

    正好诸王馆现在闲着没用,杨凌为永福公主择选驸马时见那里宽敞空闲,便请旨把这里当成了临时办公地点,并认真挑选了一批王侯世家,要他们派人参与查考。杨凌挑选这些人并不考虑他们的办事能力,实际上每个王侯世家都是子孙众多,他也不能硬性指定派谁来,他考虑的是这一家的社会关系、人脉势力,要地就是世家这块招牌。

    真正查证科道官员的,全是杨凌手下精干的情治人员,也就是柳、杨两位千户一直精心培训的那些内厂精干特务,这些人原本就游离附属于内厂设立于各地的衙门,一个明一个暗,互相配合,不过这些人地花名册都是单独设立的,是内厂真正的精英。

    内厂一交出,这支力量立即脱离出来,他们负责的本来就是暗中查证,然后交给公开设立地内厂机构抓人、调查,所以没有了内厂这个公开的旗号,并不影响他们的行动能力。

    一大早,杨凌就赶到诸王馆,今天是各路公卿世家派人成立廉政公署之期,一到诸王馆,就见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比上次公主招驸马还热闹。

    上一次人数虽多,驱赶一下自已还进得去,这一回不是马就是轿,杨大官人眼巴巴地等在外边,直到五城兵马司巡城御使亲自带人赶来指挥交通。又经过杨凌指点,设立了路卡,前后左右四道门、四条街道实行单向行驶,这才解决了交通问题。

    杨凌心里也纳闷儿:一共才招了八十人,怎么拥挤成这副模样?

    等进了诸王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