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72 严阵以待 (第2/11页)
,看来大明禁海百余年,终于要开放海疆了”。 几人拾阶而上,伍汉超又道:“大人身在朝廷,消息自然比我等灵通的多,不过听大人口气,有意进谏朝廷开放海疆的大人们,可是想一举解除海禁。处处开设通商口岸?” 杨凌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问道:“若是反对者不众,自然要一劳永逸,那样不好么?伍兄有何高见?” 伍汉超想了想道:“小可愚见,欲速则不达。如今海匪犹在猖獗,开放海禁,先要铲除海盗,可是就是那些占山为王地山贼。想要剿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何况在无边无垠的大海上?而且大明水师也不擅海战,总得练出一支精兵方可,这可不能一躇而就。 况且大明如今只有一处口岸接待朝贡的各国使臣,如果沿海一夜之间尽皆开放。各处市舶司匆匆设立,没有懂得海治的干吏能员,没有成例的规矩律条,一见有利可图。各地的豪绅士族必定纷纷插手,吏治一旦败坏,百姓受苦,外商避逸,再好的国策也成了害民地酷法。 小可以为,治大国如烹小鲜,纵是有利于民的事,若是这火候急了。好好的一盘菜也要烧焦了,倒不如先开放三两处口岸,这样朝廷也利于监管,同时扫荡海上群盗。 待到海匪不能大股为害时,朝廷也有了海市通商的经验,又有当地税司和百姓获益的事实,各地必定全力响应,那时便可一鼓作气。全面解禁”。 他说完了见杨凌停住脚步。瞧着他怔怔发愣,不觉也停下了步子。讪然道:“小可......小可蠢见,一时心有所思便说出来了,言语颇为幼稚,让大人见笑了”。 杨凌欣然摇头道:“不然不然,伍兄游历天下,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这番话甚有见地,令杨某钦佩不已。令尊大人是朝廷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