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7 净土不静 (第5/17页)
莫非自已在政见上确有失误?杨凌忙欠身道:“请王爷赐教,您指的是……..?” 蜀王接过朱让槿递来地茶,呷了一口又递回去。轻轻摆了摆手,说道:“比如说,你倡议在北方开放茶马互市,以此缓和与朵颜三卫和女真人地矛盾,挟制鞑靼诸部,一石二鸟,孤王很是欣赏。 但是开海解禁,交通万国。孤王觉地就不甚妥当了。本王听说你还建议改变洪武朝订下地卫所屯田制。改为募兵制,这……..这简直就是哗众取宠。纯属儿戏。” 殿中一时鸦雀无声,众人都静静看着杨凌的反应。这位年轻的正德朝第一权臣,以雷霆手段整垮内廷和东厂,软硬兼施逼走刘健、谢迁,这样亦刚亦柔地人物,面对蜀王的指责,是拂然大怒还是暂时隐忍? 想不到杨凌居然笑了,一种很无奈的笑意。他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问道:“那么王爷对于大明军队战力低下、财政日益窘迫有何看法呢?” 青羊宫后苑林中,一道矫健的身影翩然闪入,利用矮树花丛的掩护,悄然向蜀王的住处掩进。蜀王治下的成都城内一向平安,负责警卫的王府侍卫天长日久难免松懈下来,今日钦差到访,守卫加了一倍,这一来警戒心反而更差了。 那人影倒也不必打听蜀王住处,那座大殿周围警跸最多,前前后后都是持枪佩剑地侍卫,显然蜀王就是住在这座道观中了。青羊宫中的侍卫身手普通,很难发现那人闪躲迂回悄然逼近,可是大殿周围没有可供遮掩的树木,那人便不能靠近了。 这人以青巾蒙面,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谨慎地四下打量。这人正是弥勒教二少主李大义,他今日潜入只是想观察一下,看看是否有机可趁,同时也对杨凌多些了解,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