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2 婚书在此 (第2/28页)
太医太医,要的就是那个招牌和名份。真正赚钱的全是他们私自在外边开的店子”。 张鹤龄熟知宫中这些内幕,所说自然是有依据地,他说完了忽想起一事,忙向毕真招手叫道:“嗳,毕公公”。 毕真连忙跑过来,施礼道:“国舅爷,有何吩咐?” 张鹤龄道:“昨儿国公爷嘱咐你一早唤俩太医给那个姓黯的诊治一下,病可看了么?” 毕春压根儿没去找人。杨凌作为主选官,国舅和毕春是他的副手,一些选婚具体事务他就得安排这两个人去做。国舅是皇上的舅舅,资历比他老,杨凌不好指派他做事。再说毕真是太监,在宫里行走方便,便嘱咐他一早上等三个候选驸马到了,带两个太医给黯夜瞧瞧病。 可惜杨凌对宫里规矩不太了解。还以为太医既然供职宫中,拿着朝廷俸禄,自然便该随时出诊治病,却不知毕真在内监官职虽不低,也管不到太医院那一块儿,要请人可以,银子还是要送的,他哪舍得花那份钱? 毕真点头哈腰地道:“国舅爷。病已瞧过了,没啥大碍,着凉风寒,将养些日子便好了,开了些清火润肺、止咳消痰的药,方子给他了,只是得出了宫才方便抓药煎药。” 三个人大声说着话,三位驸马人选却恭敬肃穆地跟在后边。不敢高声大语。皇宫中庄严肃穆。红墙黄瓦,高及数丈。侍卫们站的钉子一般,衣甲鲜明肃立不语,有几个人见过这场面? 杨凌和张鹤龄是宫中常客,已经见怪不怪,自然毫无顾忌,边走边笑谈不已,三位准驸马人选却是头一次进宫,一见如此庄严顿时肃然起敬,脚下也放轻了许多。 杨凌听说瞧过了病,放下心来,可是看那位举人老爷脚下虚浮,强抑着咳嗽,常常忍的脸颊通红,不由皱了皱眉,对毕真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