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卷十一 405 狩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一 405 狩猎 (第4/10页)

出面替自已把这块福利争回来,不曾想他们倒带头执行了,这下子虽心中不愿,可也没人敢再提出了。m.zwWX.ORg

    其实杨凌也知道官吏们俸禄太低,当然他们另有收入的除外,可清官就不同了。比如杨一清,堂堂的吏部尚书,又不多吃多占的,为了贴补家用,经常帮些大客栈、大酒店写牌匾。或者哪位富人家婚丧嫁娶,请他写篇文章什么的,赚点润笔费,杨凌看着都觉得凄惨。

    今后官员俸禄必须得有所提高才行,可眼下这事不能提,得过几年各项新政产生了效益再说。现在虽有些怨言,用空话安抚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损及地是实际利益。不过等到过两年得到了实惠,不需要你再去说,他们也会明白当初这么做地正确性。

    杨凌并没闲着,这些事他都有参予出谋画策,不过他的建议也没有全被内阁采用。杨凌曾一时头脑发热,提出建银行、发国债以弥补国库空虚,并且对鸭子听雷、目瞪口呆地内阁大臣们仔细解释这两个新名词的含义,直讲的口干舌燥。几位大臣甚至包括焦芳,都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兴商重利,已经触及整个文人集团的最高底限了,居然让朝廷开办银行,甚至向百姓举债。在他们心中简直是不可思议,如果提出来地人不是杨凌,早被他们斥之为疯子了。

    杨凌想想也是,现在整个就是小农经济的国家。商业还没有完善兴盛起来,百姓心中对此全无概念甚至毫不理解,这时候就开办国家借贷,风声一传出去,不是朝廷有没有信用的问题,而是朝廷信用马上破产,谁都会认为朝廷已经过不下去了。

    哪怕强行推行下去,逼迫百姓把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