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07 经筵之谈 (第6/8页)
进京赶考一般,引经据典、彻夜苦熬,一篇文字斟酌了又斟酌,删减了又删减,最后写地花团锦簇、背的滚瓜烂熟。务必要一鸣惊人,让杨凌灰头土脸。 文华殿上,时辰未到已是百官云集,竟比上朝时还热闹,反正正德皇帝开了金口,今日经筵,文武百官皆可参加,就是没事的也跑来看热闹。 今日经筵重开。内阁三大学士也极为重视,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任同知经筵事,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户部尚文韩文、新任礼部尚书王华尽皆到场,讲官是詹士府学士杨霆和,展书官是翰林院士伦文叙。 这排场可谓空前豪华,司礼监大太监王岳亲自领着两名首领太监、八个小黄门,捧了经史子集来布设御案和讲案,一到了文华殿瞧见许多武将。把老王岳也吓了一跳。他侍候了四代皇上了,就没见过这么多武将跑来参加经筵的,按说这些人中只会写自已名字的武将大有人在,他们跑来凑什么热闹? 王岳这人虽然位高权重,为内相之首。手中掌控着东厂、西厂,不过为人忠心耿耿,又没野心,戴义虽是他宠信地人。可是一听说戴义隐瞒先帝陵寝渗水的事,王岳的痛心愤怒不在正德皇帝之下,所以堂堂司礼监首领太监下狱,王岳竟不闻不问,始终置身事外,因为他是这一态度,所以与戴义交好的东厂范亭也不敢轻举妄动,以致张绣对拯救杨凌也畏首畏尾起来。 如今戴义出狱。对王岳袖手旁观已暗暗怀恨在心,只是这老王岳虽然是特务总头子,人却老实的很,竟然丝毫没有察觉。 文华殿上本来是文官天下,今儿到的京中武将数量竟然不比文官少,的确是大明开国以来头一次,所以文武百官便按照上朝的规矩,左殿站文官。右殿站武官。文官之首以刘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