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7 备战、出征 (第6/13页)
狡诈,各股部队时分时合,行踪飘忽,而且居无定所,能战则战,不能则避,所以朝廷官兵无法实现击其要害,行雷霆一击、一鼓而平。 而且,他们的物资全部是劫掠而来,部众大部分是裹胁的乱民,朝廷大军一旦围剿,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所有的辎重、战马,甚至被围的小股部队,然后逃之夭夭,伺机又卷土重来,如同豺狼野狗,逐之不及,避之难防。 对这样来去如电的盗匪,朝廷大军的确吃力,我们要筹措粮草、运送辎重、需要寻找马贼地主力,需要守护每一个重要城池和交通要道,需要时间精力来筹划协调,更要花很大的精力来处理流民过后的善后安抚工作。 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顾此失彼。确实有些狗咬刺猥,无从下口。如果以小股精骑追击,纵然追上,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各地官兵各有防守地区,调动困难,主要是就地利用,由于用兵事权不一,不相统属。集中调度困难重重。 此外,大明百万军队,要戍边、要守城,而且内地官兵由于成本高昂难以负担,很少有完全的骑兵战队,纵有骑兵,也是以步骑混编为主,非常依赖于辎重粮草供应。这就注定了游击战非我所长,我们的长处是善于构垒筑城,以防代攻。 这样,才使得响马盗、白衣军猖狂一时,趁机坐大。现在他们势力日壮,完全靠掠夺、完全靠游击战,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庞大地军队需要,于是占据一块地方。需要一个属于他们的根据地来继续发展,攻打德州、泰安,兵围济南,试图将整个山东掌握在手中,就是他们做出的第一个尝试。 这样,也就给了我们机会,可以发展我们善守之所长,在守战中尽量消耗敌人兵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