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 (第3/3页)
次听,或许会觉得它忽快忽慢,快与慢的分界线并不明晰。 兰淅在学这首曲子的时候,老师告诉他,曾经有个学生在上台表演时,长达三十分钟的演奏,能把台下的人弹睡着。 随着旋律的上升,曲子中蕴含的神秘感与危机感扑面而来,兰淅逐渐忘却自己正在弹奏,他完全沉浸在曲子当中,仿佛一下从阳光绚烂的末世“和平州”,穿越到夜晚的乡野,提着一盏在摇曳的风灯,踽踽独行,前方是黑暗且未知的,手里的灯是除了月亮之外唯一的照明。 身边呼啸的风声时大时小,风大时几乎要将人掀翻,风小时却只能轻轻卷过指缝,连溪中明月的倒影都不起涟漪。 危机潜伏在泼墨一般的夜色中。 正如曲子进行到高亢部分,低音振聋发聩,如同千军万马,来势汹汹。 兰淅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翻飞,动作行云流水,反观他的面庞,——双目紧闭、红唇轻抿,眉心间挤出一个小小的“川”字。 音乐构建的幻境中,兰淅在夜色中遇袭。 震音愈发磅礴,连手指尖都敲得发麻,仿佛在同无形的敌人厮杀缠斗。 突然一个刺耳的长滑音,兰淅猛地睁开双目,呼吸急促,长达半刻钟的演奏,疲劳程度完全不亚于长途跋涉。 片刻后,兰淅沉默地阖上琴盖。 有人说这首曲子是作者一生的写照,斗争与冲突,虔诚与信仰,包含了对爱情、哲学的思考,行至最后,不是恢弘磅礴,而是朴实无华,正如每一个人的生命尽头,是如月色流水的静谧恬淡。 兰淅深知,他弹不到尾声,索性中途停下。 他还行走在黑暗长巷中,四周潜伏的危机随时都能将他吞没。 “先知”、纪午,施院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