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回到明末_第二百一十五章:仿造56半的燧发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仿造56半的燧发枪 (第2/7页)

说你以前在户部任职,我想问问你,你怎么看待票号这种东西?”

    章贺郎喝了一楼茶,沉思了一会儿,“大人,这票号,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我觉得,这票号就应该归朝廷管,民间的这种东西能少就少。”

    赵文放下茶杯,询问道:“你为什么如此认为?这票号为什么应该归朝廷管理而民间又能少就少?”

    “大人,票号主要是储存储户银子的一个部门。同时也有着借贷的功能,而且在有了票号之后,那些去外地的商人也不用带上大量的银子,只需要带上票号开出的飞钱,到了地方之后,到当地的票号可以进行兑换。

    可是,我总觉得,这票号的功能不应该只有这点。”

    章贺郎看着赵文,缓缓说道。

    “你为什么觉得这票号的功能不应该只有这一点?你又是怎么认为的?这票号的功能不止这些,那还能有什么?”赵文询问道。

    说实话,在这个时代,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一定不是那种死读书的读书人。能有这样的见识,也是不一般。

    “大人可曾想过我大明的宝钞为何衰败的如此之快?洪武年间的时候,一贯宝钞就能当一贯铜钱使用。

    永乐年间时,还能当大半贯使用。可是到了弘治年间和正德年间,一贯宝钞竟然连五十个铜钱都抵不上。

    民间的百姓根本就不认可宝钞,以至于宝钞缩水严重,使得朝廷不得不停止发行。到了万历时,宝钞直接被取代,从而实行白银制。

    在我看来,宝钞之所以掉价掉的如此厉害,那就是因为宝钞只是宝钞,它不能当成银子使用,也就是没有和银子挂钩。

    当年户部尚书陈瑛推行钞盐法,就是将宝钞和食盐挂钩,以此来控制宝钞的掉价。可惜,这只能减慢宝钞缩水的速度,并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