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九十一章:开办学校 (第5/7页)
会环境,也不符合现在宣镇的环境。 刘文众反驳了赵文的这个办法之后,赵文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 半晌之后,赵文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分开培养。 先建设中学,将中学压缩成四年或者五年。 这几年中,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至于成绩差的,让他们早日成为咱们宣镇的生产力。 但小学也不能放弃,如今宣镇中适学蒙童数量与日俱增,而咱们宣镇日后的强大与否,就在这些孩子身上。 所以咱们分批次进行管理,分批次教学。” “大人,你这个办法好。这样一来,就能有效的减短学习周期,对咱们宣镇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刘文众不停的点着头,很显然也认同赵文这个办法。 “你说的不错,这样一来,对咱们宣镇的帮助确实很大。 不过,这件事我只把控一个大方向。 你最好拿出一个章程来,具体的事情你来办理,到时候我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就按照你的章程办事。” “大人,那学校的束脩该怎么收?这开办学校可是要花费不少的银钱啊。 如果咱们束脩收的少的话,咱们往里面投的银子就会变多。 虽说一两年不成问题,可时间一久,难免就会成为一个负担。 可如果收的多的话,城中估计大部分的百姓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上学。 毕竟读书可是非常花钱的,就算是送来读书,估计也是打着不让当个文盲的打算来的,撑死让认识几个字就算了。 这种程度的读书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还不如不读呢。” 在古代,读书上学可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情。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考中秀才,除过那些神童之外,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