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第2/3页)
原地,始终未动。 邬瑾只觉眼前一暗,两滴眼泪夺眶而出,落在衣襟之上,父母的面孔在他心中如此清晰,都是干枯而瘦小,皱纹一道道,如刀子一般刻进他心里。 而他这不孝子,以一副孝子面孔,行那不孝之事,更令人唾弃。 这两滴泪,也让其他学子有了离别之愁,队伍渐渐安静,各有所思。 这一回,走的很顺畅。 学子们沿途换了三个商队,最后与平洲的运粮队伍一同前行,平安到达京都。 第167章 鸿雁传书 邬瑾到京都时,京都才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 各地赶考举子涌入京都城内,赁宅住宿,离贡院越近,赁钱越贵,有曾出过状元的屋子外面,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状元吉地,一日千钱。” 考生也有囊中羞涩者,只能赁在离贡院较远之处,好歹也在城中,方便结交朋友,参加文会破题,买小报看时局——春闱将至,再闭门造车,似已经不合时宜。 邬瑾进城走了一趟,随后出城,独自一人在城外寻地方赁房屋,最后以一个月一百文的赁钱,住在了云羊道观。 云羊道观清净,三位道长道行不浅,深谙道法自然,院中野草任凭生长,石板随意碎裂,屋瓦恣意滑落,风一阵、雨一阵、雪一阵,野猫入、野狗入、燕子也入,自然至极。 邬瑾随遇而安,住进去第一天,扛着锄头从野草里锄出一条道来,架起梯子,将完好的瓦片盖上,又去买来明纸糊好窗户。 三位世外高人虽是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必拘泥,但见邬瑾勤勉,就将邬瑾的赁钱变成了一个月三文。 云羊道观已是如此自然,殿、阁自然也大不到哪里去,自山门起,只有玉皇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