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第2/3页)
。 禁军停顿片刻,收手回杖,连人带杖,一同后退,让出位置。 按住邬瑾双肩的两位禁军起身,再次将手穿过邬瑾腋下,把他从刑凳上提下来,这一回邬瑾站不稳了,脚跟离地,只有脚尖拖在地上,全靠禁军搀扶,脖颈无力,脑袋软绵绵歪在一侧,乌发凌乱散落,又贴在面颊上。 他两眼紧闭,脸上有细细密密血珠,汇于下颌,悄然落地,身上衣裳浸在血里,血从衣裳上往下淌,聚成血泊,脚尖仿佛是悬在了一汪深不见底的湖面上。 这模样,皇帝问不了话。 一名禁军提来一桶刺骨井水,举上邬瑾头顶,兜头淋下,邬瑾从昏迷中清醒,骤然爆发的剧痛席卷而来,令他忍无可忍,闷哼一声。 折辱之杖,此时才真正有了意义。 不等他缓过痛意,禁军已经架着他往里走,地上拖出一条长长血痕,迈过门槛时,邬瑾双脚离地,脚背直接从门槛上划过,再不复“玉树”风姿。 血腥气驱散了殿内浓郁的龙脑香,禁军架着邬瑾走向金台之下,一直跪在地上的济阳郡王望着滴滴答答坠地的血水,心生嫌恶,惶然之余,又觉畅快。 禁军意图让邬瑾跪下,结果一放手,邬瑾直接趴了下去,连动一根手指,都是难事。 皇帝居高临下,再度问话:“邬瑾,到底是谁在阴谋乱国,你如实答话,朕抿去你剩余廷杖。” 地上的邬瑾慢慢动了动手指,随后一只手捡起掉落在地的奏本,一只手竭力支撑上半身。 在昂首之际,他承受万箭穿心之痛,后脊梁骨一节一节,支撑起脖颈。 脖颈直了起来,头颅随之昂然,他举起奏本,送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两眼模糊不清地睁着:“陛下......民兴于仁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