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91章 (第1/3页)
“而当时的浮梁县令是个匠人世家,他祖上流传着一副绝妙的九龙至樽图,传闻是宋朝时期流传下来的,这个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浮梁县令把祖上的宝图贡献出来,又命令jdz‘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指令发出后,县老爷亲自监制。” “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他们日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这个过程中为了防止有人代而取功,他在烧制的过程中,在九龙杯的烧制过程中,加上了自己浮梁县令的两个字。” “后来,皇上大摆宴会,朱元璋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 “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朱元璋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为了谨记‘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九龙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 郭阴阳歪着头,“这几个字可不可能是假的?” 吴三省道,“难,这个中间夹字儿的烧瓷手艺,别说当时,就是现在也很难做到,真的可能性很大。” 郭阴阳道,“那到底是真的假的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