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兵崛起_第203章 威武军的反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 威武军的反击 (第4/4页)

入重围时突围,有利于对方据险固守时袭夺,有利于战场优劣形势的扭转,有利于创造时机形成歼灭战。夜色给了武将一张考卷,需要武将结合实际,发挥能力,交出自己的答案。

    唐元和年间,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以淮西吴元济危害最大。宪宗命裴度和李愬等人秣兵厉马,整军备战,意图一举铲除淮西藩镇。在唐军的围攻下,淮西军主力北上驰援洄曲(今河南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淮西重镇蔡州空虚。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八月,李愬屯兵文城栅,此地距离蔡州仅一百三十里。十月初十夜,唐军分为三队,共计九千人,冒着暴风雪,向蔡州疾行。沿途冻死、冻伤的士卒多达一千多人。凌晨时分,“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唐军登城杀死守军,“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烧其南门。”下午申时,吴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至此,困扰唐宪宗多年的淮西藩镇,在李愬的夜袭下分崩离析,灰飞烟灭。

    做好防备夜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在夜间的预警工作。在今天充满光污染的夜晚中,可能黑夜经常不是那么的黑,但是在古代,夜晚的能见度可以说是相当的低,也往往给敌军袭营提供了极大的隐蔽效果。因此好的哨兵就非常重要了。在唐代,一般哨兵的配置“每阵前百步外,各着听子二人,一更一替,以听不虞,仍令探听子勿合眼睡”。但即使如此,军队在夜间扎营时,往往要设置“犬辅”,也就是军犬来辅助哨兵。老牛俊的明末小兵崛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