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5 (第1/5页)
他航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香港期间,日本人兴建了第二条跑道。不过,机场由于受到轰炸,损毁十分严重。战后,一家本地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开始使用DC3型航机提供服务。民航处于1964年5月1日成立,专责管理本港的航空服务。1954年,政府通过一份机场发展总纲计划。1958年,九龙湾海傍兴建了一条新跑道。跑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伸延,全长2529米。随着跑道落成,启德机场正式成为香港国际机场。1962年,机场大厦建成,航空公司亦逐步淘汰以涡轮螺旋桨推动的飞机,改用波音707、DC8及deHavilndet等喷射机。1970年4月11日,首架波音747航机飞抵香港。当时如要使用第13跑道,机师必须在飞机飞近长洲时,要看得见跑道才可着陆。1974年,这种目视进场的方式由仪表导航系统取代。在该导航系统辅助下,机师只要在飞机飞抵九龙半岛上空时能看见跑道便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长期吹东风时,这个系统大大提高了13跑道的使用量。1975年,跑道延长至3390米,以应付31家经营抵港航班的航空公司在长途飞行方面的需求。1976年,香港空运货站正式启用。同年,机场开始采用二次监察雷达,加强管制航空交通。此后启德机场每年都有扩建和改造,到如今启德机场已然成为全球第三繁忙机场,每年出入境旅客近千万人次,有37家国际航空公司提供来往于香港与世界其他75个地方的定期班机服务。而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