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169节 (第2/8页)
居然成了婚嫁市场上的香饽饽,周围的姑娘也不嫌弃那里人穷地少,连嫁出去的姑娘们都暗自后悔,回村会悄悄打听能不能把婆家也迁过来。 而随着工业基础物品的畅销,原本并不受欢迎的第一批大宋公务员们也开始被无数人追捧。 他们每天被追问最多的事情,就是能不能多建几个,当初是我们有眼无珠,如今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不能给个机会,我保证会做到最好。 然而错过就是错过,赵士程会在汴京周围建立这些工坊,就是看中京城的巨大市场,但新员工和知识份子没出来,那就不可能扩产。 无论如何,工坊的好处就这样在京城周围展现开来,惹得很多人好奇羡慕,随之而来的是一本讲义司出版的一本《工商论》出现在京城的各地的书坊之中。 这本书里写了工业与一些基建对贫困的带动作用,但里边的论据很谨慎,在繁华的地方修筑道路,互通有无,在偏远的地方就不可能行,因为无法维护。 水井、沟渠才是村镇需要的东西,粮食产量是永远的优先。 工作是天下稳定的基础,无论这份工作是种地还是帮工,将失去土地的人们变成工人,哪怕只有一口饭吃,也是利国利民。 同时,书中还注明了一些在粮食之外,减少粮食消耗的办法,比如在南边种糖,糖可以有效弥补缺少的粮食。 对此,一些读书人敏锐地感知到当今的太子殿下,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有些像当年王安石,不由得有些不安,但好在太子殿下眼光长远,精通驭人之道,目前看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那还有什么选择呢,太子殿下喜欢的,当然也就是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