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231节 (第3/7页)
的课业做完了么?” 瞬间,原本激烈的讨论安静下来,热闹的气氛也在一瞬间烟消云散。 提问的孩子遭到 了周围小伙伴的剧烈批评。 …… 天渐渐黑下来,京城的东郊三十开外,白氏正陪着慈恩所的管事姑娘考察新的学舍。 这片地方并不安宁,所以李姑娘带了三个高大的帮随。 在东郊,因为土地便宜,有一处镇子便成了工坊的聚集地。 而大宋京城人口十分地多,许多城郭户因为各种问题破产后,便会举家迁出,在东郊寻一处便宜的宅子,暂时安家。 这十来年京城物价平稳,十年生育,人口便又增加了许多,生活不易,他们在京城东郊找活,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贫民窟。 来这里的还有附近的州县前来讨生活的人,他们没有没有多的钱入住的正常的房子,便大多在郊外用木头和草盖一个窝棚,有的人情况好转一些后,便会想办法离开这里,但也有人长年得不到改善,便就这样住下来了。 按理,这里应该污水横生,道路狭小,难以下脚。 不过,被朝廷十分重视的“硝田管理所”可不会放过这种地方,凡是能产“人硝”的他们都不会放过,乱倒污水会给重罚,而这里最好的房子就是公厕,要不是有人看管,厕所必然会被人占着当房子住。 “就建这里吧,”李姑娘来到一处低矮的棚区,“这里是工坊必经之路,取水也要经过此地,送孩子过来也方便些。” 白氏也赞同:“是如此,能建好,便是一件大善事。” 京城的工坊太多,许多的妇人平日也会寻些活计,会将孩子们寄存在街坊中的某些妇人院里看管,但这种地方并不安全,常常有小孩子越狱出去玩,当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