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245节 (第3/8页)
会便宜些吗? 船行主摇头:“这是自然,能便宜三成,但只有陈料的八分好。他们怕是又能做许多巨舟了。” 木料陈化耗时费力,要在三五年时小心受潮、受虫、失窃、失火等问题,价格也要高出许多,入窑陈化只需要三五个月,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自然会便宜许多。 南越国的木料又不贵,采伐下来,拖在船后,借着海风回来便是,还能靠海水的盐泽驱虫,若是大量供应,他还真担心没人买。 哑六思考了一下,突然着急地比划起来,表示他不要这船,想要一个月后,买同样价格,但要多二十料的大船,并且愿意出订金。 船行主看他坚持,便同意了。 他心里想着,那么多船,将来这杭州有那么多的货么? - 京畿路,开封府,朱仙镇。 浩荡的大船从江南一路行来,带着大量粮食、油料等货物,来到这东京城的货运枢纽之一。 又有同样多的大船,将东京城的书籍、铁器、官窑瓷器、羊毛卷、铜钱,贩向南方。 东京城百余万的庞大人口构建起了大宋最庞大的市场和工坊群,同时拥有世上货物最齐全的大市场。 尤其是纺织业,不仅供应本地,还能供应西北与河北。 “如今大宋丝织最为繁盛,东京城中水源不足,已经不洗毛了,都是在黄河附近洗好后,顺着船闸送到城东那里梳毛。纺纱与织布则在城南,那里离码头最近,毛布卷一做好,便可以直接上船。”宗泽给身边的俊美青年指着周围的土地使用情况。 “先前你不许在黄河两岸堤谷之中开垦土地,如今,他们便开垦了几十上百个洗毛池,还引黄河水,沉淀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