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_化宋 第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53节 (第5/8页)


    赵士街神情一僵,动作瞬间就磨蹭起来。

    两兄弟谦让一番后,终于决定不求有福同享,但求有难同当,一起进去了。

    然后被母亲修理一番后,逼着按脂膏市价写了欠条,还规定了利息。

    ……

    城西那块地很快动工了。

    宋代的建筑业极为发达,不同形制的建筑,用料结构之类的,都有专门的规定,最早的古建筑书籍标准《营造法式》就是这个时代的著作。

    工匠们对草木灰水泥都十分赞赏,这些大匠们都是赵家重金请来,面对这样的大单,不敢懈怠,为首大匠姓张,曾经修筑过皇家园林琼林苑——虽然只是做一点收尾工程,但也有二十年的从业经验。

    在这位张大匠的主持下,他们很快就把赵士程那张简笔画一般的平面图用小木料做成了简单的样式沙盘,并且对一些建筑的形制作出了改变。

    比如赵士程要求有四方形的楼阁中间要有大楼的楼梯穿插,要求小溪筑起的堤坝里有一座小岛,不能离岸太远,可以依靠山坡做成阶梯,方便行人观赏表演。

    请多想法十分离奇,却又很的奇妙合适,张大匠敏锐地感觉到这会是一个大工程,对他们这样的匠人来说,一辈子能主持这样的一个项目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于是越发用心,对赵士街(转述)的条件几乎是尽可能的满足。

    遇到这样乙方,做为甲方爸爸,赵士程当然不会客气,先是让他把选址、地基确定,然后计算出每个建筑需要的价格,最后决定先做主体的四层的楼体。

    楼体本来准备做成圆形,但这对木制建筑来说,会提高成本,于是赵士程选了材料最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