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201节 (第3/8页)
报纸了。 他毕竟是未来受过信息化洗礼的人,报纸上除了时政,还会添一些娱乐小故事、笑话,外加一些好用的货物推荐,每天讲一地的风土人情。 毕竟是开民智的东西,他对此还是很重视的。 就在这重视中,王洋的推荐书和一杆极重的火枪随着快马加急送到他手里。 赵士程在研究了这重火枪后,不由得有些惊讶。 他到底是小看了大宋的这些知识分子,虽然知道陈规这个人在历史上除了帮着刘琦守城抗金之外,还是第一个发明竹制火枪的人,但他居然能在材料足够的情况下,对火枪改进到这种地步。 这火枪的形制已经和十五世纪时,西班牙的重型火枪十分相似了,只是不像西班牙重型火枪那样有一个晾衣叉似的托架,可以直接支在托架上射击。 要知道,火枪发明后,欧洲的骑士团想出的抵抗办法,就是加厚铠甲,在这种最强之矛和最强之盾的争夺中,正是这种□□,能打穿八毫米厚的钢铁板甲,在人类体能已经无法负担更重铠甲的现实下,终于让欧洲传承数千年制甲行业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这场矛盾的争夺,要等到四百年后内燃机的出现,铠甲行业弄出了装甲坦克,这才重新在战争之中有了扭转胜败的牌面。 嗯,重型火枪是可以有的,这个问题不大,他可以让各地加急生产一批,给刻上陈规的名字,这也是小事,不只要刻上陈规的名字,以后生产的枪械都要打上批次,这样才能做到品控。 如今最要紧的事情,还是维持住北方战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