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134节 (第3/8页)
有一个“议和”。 朝中为此吵成一团,有少量的主战派,但大多都是主和派。 简单地说,这次辽人突然的爆发,把朝中诸臣打懵了,这些年来,朝廷中枢官员大多出自jianian党门下,但凡是有几分风骨的,都是低阶官员。张叔夜、李纲等人虽然都力主抗金,可是人数太少,在满是主和的大臣中几乎没有还有之力。 就在他们争吵之时,又有一个噩耗传来,东京城西北三十里的牟骆冈,被辽军占领了! …… 将时间拉回三天前,被俘虏的诸臣百官在郭药师手下当然得不到太好的待遇,常胜军虽然是郭药师一手训练,但在辽东就被陈行舟的“不劳者不得食的思想洗脑”,就算是皇帝,也别想着在他们这里白吃白喝。 所以,这些老头每天都得在士卒的看护下运粮、喂马、刷马、洗衣、修理器械…… 这些金尊玉贵的人物哪吃过这种苦,才一天时间,皇帝的掌心就被磨出好几个血泡,需要在士卒的鞭子下才能咬牙苦干。 然后没过两天,受不了这折磨的六贼之一王黼主动献上了一个重要情报,想换得一点好处。 这个情报就是东京城外的朱仙镇,是漕运重镇,东南粮食都是在这里转运到京城,一旦被截断,东京城那一百多万的人家吃起饭来何等可怕,粮草很快便会告急。 萧干对这事很是满意,立刻就准备派耶律大石去朱仙镇。 同时,他给这些大臣发了话,谁要是能给些有用的消息,便能免了劳役,换些轻省活计。 若是前天,他这话肯定打动不了这些大臣,但在折腾了两日重活后,这些大臣们纷纷踊跃献计,其中尤以蔡京的儿子蔡攸给出的消息最为重要——在京城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