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化宋 第134节 (第7/8页)
换回皇帝,但太子等人又岂能坐以待毙? 朝中争议不断,连从正从远方而来的勤王军们知道了这事,一时间都纷纷踌躇起来。 这种争议中,太子赵桓渐渐地落了下风,他的弱点太明显了——他权利的合法性,就来源于画宗,如果他拒绝这个协议,那么,无疑就剧烈动摇了他自身地位的合法性。 若皇帝死了,那没得说,他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但皇帝还在,而且随时有可能归来,那么,朝廷众臣,就很难下定决心依附太子。 但是,赵桓作为皇帝的长子,对父亲那凉薄的性子再清楚不过,一旦他被拿住北上,他的父亲怕是立刻会将他忘在脑后,说不定很快就会立新的太子。 大位如今近在眼前,让他牺牲自己,换回父亲,他,做不到! 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赵桓招来自己的心腹耿南仲。 商议之后,他们决定拉拢城中禁军与太学生,让太学生上书,王黼等jianian臣的罪名,再以禁军将王黼党羽拿下,稳定城中人心,再登基继位,尊父亲为太上皇,让他去北方当人质便好! 反正这次大乱,不就是因为父皇肆意妄为而起的么? 至于那些还在城中的弟弟,甚至亲近些的宗室,都可以一起收拢,全送给辽人! 第181章 公子英明 这一次的都城被围, 围得非常诡异。 随着时间渐渐过去,京城周围渐渐聚集了一波勤王军,其中, 来得最快的是陕西的西军以及乡人们自己募集的乡勇。 但这些人并没有去攻打辽人,而是在京城西边驻扎,伸手向朝廷讨要粮草——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大宋军队调拨的手续太多太复杂, 陕西一带粮草本就要仰仗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