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24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6 (第2/4页)

,除了几乎人人都穿高跟鞋外,各式各样的长裙短裙,极贴身的牛仔裤和各种凸显女性曲线的衣服都有人穿——总之,颜色鲜艳的,贴胸贴屁股包腿的,所有这些对岸不让穿的香港人都穿。

    而马路上,公交车都是两层的大型号,涂成红色显得很气派的出租汽车络绎不绝,各式的私人轿车也时有出现,陶小霜沿街看去,发现有不少新建的楼房,层高都在10层以上。

    孙齐圣看着一辆擦着货车开远的轿车皱了下眉头,“这里开车和上海是反的,方向盘在右边……”他探身看了看左侧,“车也是靠左行驶。”而内陆则是方向盘在左,靠右行驶。

    “为什么是反的?”孙齐圣这么一说,陶小霜再看街道就觉得有些别扭了。

    “这是跟英国学的。”阿德发有些神秘兮兮的道:“这里好多的东西都是按着英国人的规矩办事。”

    “比如说?”

    年轻的渔民阿贵接话道:“比如买东西称重,这里是用磅不用斤的。”通过交谈,陶小霜已经知道他的名字叫王贵,是阿发的堂弟。

    阿发则道:“就是有些东西用斤两称,也不是10两1斤的那种,而是16两1斤,1斤重……”想不起来,他转头问阿贵,“1斤是多少克?”

    读到中四才回家帮忙的阿贵是王家渔船上的账房先生,他想也没想就道:“604克。”

    这里居然不用市斤记重,陶小霜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事和内陆不一样了,她想了想,和孙齐圣咬耳朵:“等会下了车,我们不止要买地图,还要买些报纸和刊物。”

    孙齐圣扫了眼车上坐着的其他4个渔民,他们一直在用两人听不懂的本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