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场 (第2/6页)
候,江南出身的官员几乎都已经是大明朝堂的半边天了,无论什么样的政策只要是对江南的商人、地主士绅不利,几乎都会遭到废除和强烈的反对。 任何官员只要是提到商税就会被江南出身的官员给搞死,以至于大家明知道朝堂没钱,办不成什么事情,可是依然没有任何人敢替开征商税的事情。 要不是后面接着几个大案子,狠狠地打击了江南籍的官员,后面刘晋想要税务改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当时税务改革的时候,弹劾刘晋的奏疏都犹如雪花一般飞到了弘治皇帝书桌上。 在弘治皇帝看来,这江南根本就不是他老朱家的江南,而是那些商人、大地震、士绅、大家族的江南。 在这里,朝廷的政令还不如一个士绅的话好用,朝廷在这边的诸多政策几乎都很难开展。 比如以前的时候,纳粮开中的盐引制度已经基本上糜烂不堪,边军无粮,朝廷又没有银子,江淮地区盐场内的炤户又被压榨的半死不活,可以说无论是朝廷还是对底层的炤户、老百姓都没有享受到人很多好处。 可却是偏偏养肥了江南地区的这些盐商、大家族,以至于形成了徽商、盐商等等庞大的利益群体,在依托这些利益群体,进而形成了足以左右大明朝局的可怕势力。 “你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吗?” 弘治皇帝想了想问道。 南直隶布政使的位置非常重要,算是江南地区最有实权的官员了,并不是最大的官员,因为南京这边还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