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9章,风波平息 (第3/5页)
万两银子用于兴建和维持传统私塾和书院的开办和运转,让更多的子弟能够学到儒家真义。 这样一来,儒门的人也算是彻底的平息下来。 得到肯定和保证,又获得了支持和发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只有极少数一些酸臭腐儒依然不依不挠的在向弘治皇帝这边上书。 希望关停新式学校,或者是干脆将这些新式学校变成传统的私塾和书院,教授四书五经和诸子真义。 但这一点很快又遭到了其他人的强烈反对。 这考科举已经很难了,三十少进士、五十老明经就足以说明科举考试之难,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你倒好,竟然还有将这些新式学校转为传统的私塾和书院,到时候这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会一下子激增十倍、百倍、千倍。 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三十少进士,五十老明经了,有些人可能考一辈子连个童生都考不上了。 要知道一所新式小学的学生数量就有上千人,有些大的小学甚至于有两三千人,整个京津地区新式的学校有几十所,属于十万计算的学生在里面读书。 真要是全部转为私塾和书院,那朝廷给北直隶这里的名额纵然再多十倍,恐怕这里也会转变为地狱模式。 天子和朝廷这边的处理是非常合适的。 新式学校的学生培养出来是为了掌握技能,为了方便以后做工的,这私塾和书院培育出来的学生是为了考科举,为了以后当官辅助君王治理国家的。 两条路线,不同的方向,彼此互相存在,这样挺好的。 这当官、辅助帝王的自然是不需要太多,由他们这些传统的大地主、大士绅、大官僚家族子弟来就可以了。 至于普通大众,认点字,读点书,明白点道理也是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