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9 (第3/4页)
但是总有很多大人是不耐烦做这些小把戏的。于是就有专门做了卖的,看上去自然比自家胡乱做的精致得多,还能拗点造型出来,比如兔子灯、鲤鱼灯等等。就散是简单是圆柱形,也会在外面寥寥几笔,画一些图案。如今大伙儿的手里都有了闲钱,架不住孩子吵闹,卖灯笼的生意格外的好。 周品正也给小贝和堂妹一人买了一个拎在手里。这种乡下手工牌自然没有城了的精致,但是周小菊还是非常开心,因为气氛很好,大人小孩都手拎着小小的花灯,嬉笑喧闹着,好不热闹。 小小的花灯里面是一小截蜡烛,点亮以后不怕风吹,用力摇晃也没事。但是有的做的不够结实,孩子们晃来晃去的,一不小心就把外壳给烧着了,好好的花灯变成了“火灯”。这时免不了一阵哭闹,大人们在这种时候对孩子都是宽容的,并不会训斥,运气好的,还会大发慈悲再买一个。 但是一场社戏看完,孩子们回家的时候多半手上的灯笼已经残缺了。本来就相当于一次性用品了,蜡烛燃尽了啊,烧掉了啊,挤瘪了啊……总之,够孩子们乐上一晚就够了。 杨小贝小的时候得到的花灯也不算多。那时已经不是每年都举行社戏了,都是附件几个乡镇轮这来,别的镇太远,她又太小,只有那么两次在徐店的时候去过,那时的灯笼虽然中途罢工,还是舍不得丢,带回去摆了好久。可是长大了有了弟弟,没人带她去了,再后来,社戏彻底的消失了。 这会儿摇晃着手上的灯笼,再次拾起以前的那份童真,杨小贝觉得自己小时候的遗憾都补齐了呢!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