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6 (第2/4页)
他这边出货价格不便宜,达到一块多一斤。但是从白云运过来不容易,价格低了人家肯定不干。于是他们讨价还价,你来我往讨论了半天,又征询了易二哥的意见,每天最多能够收上来多少量。他最了解实际情况,不会像周品正没概念。 易二哥绞尽脑汁,把量订在每天两百公斤起。这样的话吉普车可以一天至少跑一趟送货。再多的话按照他现在的摊子就比较吃力了。但是周品正把价格谈到8毛一斤。保证运力的情况下,双方签合同保证价格不变。这就意味着就算的最低送货量,每天的销售额就要3百多元。随着现在县城价格下跌,收购价已经从之前的5毛降到现在3毛一斤。如果保持不变的话,去掉成本每天的收入都要过百。这和他在家每天辛辛苦苦地跑了一个月,才赚了一、两百不知道强了好几倍。 如果可以,易二哥恨不得每天都运五百斤过来,这样的话岂不是他个人的收入都要过百?这个时候的他再也想不到后来每天经手的货物都是数以千万计,几百斤都是微不足道的零头。可惜他想像不到以后的盛况,只是一个劲地遗憾运力不够,交通不便,导致有钱赚不完,唉,心塞啊! 有什么事情比钞票就在眼前,你却没有手捡让人更郁闷?还好他算是心智坚定的人,很快就意识到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现在只是开始,合同都签了,只要他们努力让一切走上规模化,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生意做。双方草签了一个供销合同,易二哥连周品正提议去搓一顿也顾不上,急吼吼地就要赶回去。 废话!能不急嘛?他原来每天小打小闹就弄个几十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