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四十二章 不如去招工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不如去招工匠 (第4/5页)

完全扩散,影响也还没有完全的发酵出来。

    “足够优秀的工人不知道消息,或者还没有跳槽的想法。

    “现在这里就算是拿出十五元银钞,也不能直接招到合适的最好的工人,平白无故的多花钱。

    “夫人不如去工匠学校招募工匠。

    “十五元银钞的月薪,招募从县级或者府级工匠学校毕业,没有考出品级证书的工匠,他们在行内俗称小工匠。

    “二十五元银钞的月薪,可以招募刚刚考出证书的初级工匠了。

    “刚刚毕业或者和刚刚通过考试,还没有去普通工厂工作过的工匠,基本都可以算是头脑灵活,而且老实干净的了。

    “殿下首先要做的肯定是设计,具体干活的普通工人不需要太着急。

    “甚至可以直接用小工匠当工人,反正殿下的薪酬已经给到位了。”

    从仁武年间开始,大明在各地建设不同级别的技术学校,民间统称为工匠学校。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非常的成熟了。

    教育模式有县学、府学、专修、大学四种,学制分别是两年、两年、三年、四年,可以依次连续上。

    县学是实用性的技能速成培训,府学在此基础上提供系统的基础科学知识传授。

    专修学校近似现代的职业中专教育,普通初中生也能报考。

    大学就真的有了大学水平,直接被视为工匠大学,常规高中毕业生也能报考。

    工匠学校毕业之后,可以去考取朝廷制定的工匠品级证书,和官员品级一样有九品十八级。

    县学、府学的毕业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