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六章 咱大食国好起来了。 (第1/10页)
大明泰平三十四年四月十五日清晨。 大秦海西岸以及塞浦路斯岛周围,海法、贝鲁特、利马索尔等港口外的海面上,出现了大量的船舶。 包括为数不少的各式巡洋舰,以及数量更多的运输船和各式客轮。 所有的船上都挂着大明的海军旗。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面,大明在大秦海方面准备了五百多艘运输船。 在过去几天里面,把三十万部队装到了船上,分批送到了大秦海西部地区的海岸线周围。 目标是用最快的速度完全掌控这段海岸线,避免泰西各国插手搞事。 海边的各个港口中的奥斯曼士兵和军官,看着海面上的大明的船舶和旗帜发呆。 他们都已经收到通知,在今天中午,将港口、城市、寺庙等城市建筑,以及这片土地移交给大明人。 泰西各国派驻在奥斯曼的军事顾问、外交人员,心情沉重而又放松的登上离开的客轮。 与此同时,在西洋海角行宫的奉天殿。 大明朝廷与所有藩属国以及皇庄代表。 英、法、露等泰西各国朝堂代表与王室代表以及其他特邀代表。 希瓦、哈萨克、挪威、瑞典等其他独立国家正式代表。 各方面的代表们再次齐聚一堂,作为和约签订的见证者。 奉天殿格局做了细微的变化,两侧座椅全部撤除,中间议事台换成了议事用的大型长桌。 朱靖垣作为大明签字代表坐在上方主位,奥斯曼签字代表札亚丁坐在长桌右侧。 这个布局仍然昭示着双方的不对等地位,但是没有人做出实际的置疑。 整个反明同盟加上死掉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