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大食战场 (第5/7页)
兵和补给,虽然主要也是通过海运,但是周围全都是大明殖民地, 效率比从东墨洲通过红海运输高太多了。 奥斯曼部队水平也明显低于主要泰西国家,整个战争过程就是在缓慢的持续后退。 最终大明基本占据了整个两河流域。 两河战场的大明部队完成任务后,曾经尝试继续向西方进攻,试图打通与西海半岛交通线。 但是遭到了泰西诸国和奥斯曼联军的拼死阻击,目标最终未能完成。 大秦海战场就是海战。 在战争早期,大明在大秦海的海军舰队数量有限,甚至根本就没有主力铁甲舰存在。 不过泰西诸国的主力舰队,大部分也被大明的主力舰队拖在了南大西洋,在大秦海内的舰队同样不是主力。 大明海军的装甲巡洋舰舰队早期作战的思路,就是去打击泰西各国补给航线,干扰泰西各国对战场的支援。 结果意外交火了几次之后发现,敌人的炮弹打不穿自己的装甲巡洋舰的装甲。 然后大明海军才开始尝试更加主动的作战策略。 不过大秦海内大明舰队数量终究还是太少,反明同盟随时都可以从大西洋抽调舰队。 大明海军取得的战果也不算少,但是终究难以真正打败反明同盟海军,见势不可为就躲到岸炮范围下避难修理。 大明在这片战场上,长期对于大量岸炮指挥持续摸索,完成了大口径主炮协同攻击的经验积累。 总体上看,大食方面四个分战场,两个战场是两败俱伤,一个大明达成了部分目标,最后的海战大明居于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