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三章 诸位有兴趣看看我们的新舰炮吗? (第3/8页)
大家现在看到这种新式的三百毫米,四十五倍径的主力舰炮。 “无论是口径还是倍径都是最常见的。 “今天要在一次测试中完成两个项目。 “一是十二公里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二是确认舰炮在十二公里距离上的散布范围。” 汪来的话说的理所当然,但其实是半真半假的。 装在岸炮炮塔上准备测试的舰炮,虽然的确是新生产的,但舰炮本身的设计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实际上的差异其实在炮弹上。 朱靖垣来参加会议之前,安排军器司研发的“硬化被帽风帽穿甲弹”,在两个月前就实验成功了。 然后又做了大量的测试,持续调整优化了几个版本,做到勉强可以量产的程度。 最后按照朱靖垣当初的要求,专门生产了一批送到了西洋海角。 不过汪来现在故意没把炮弹的事情有点出来。 朱靖垣提出的“硬化被帽风帽穿甲弹”的外形,跟传统穿甲弹有一定的差异。 如果直接展示给其他国家海军的人看,他们肯定能够很快发现炮弹的与众不同。 然后这个形态差异就有可能成为他们设计新炮弹的参考。 朱靖垣虽然准备去泰西申请专利,但不是什么技术都要申请专利的。 像新式穿甲弹、新式装甲配方、新式发动机、飞机机炮设计,这些都是不可能去国外申请专利的。 这些都是必须要保密,能保密多久就保密多久的东西。 反正这种东西也很难授权,对方研发和生产的都是军队,不可能在民间销售。 除非大明直接打到对方本土,否则很让使对方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