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教育 (第3/4页)
都是赶,黄汉不仅不拒绝外来蹭课的青年,还鼓励他们认真识字,要是到了默写的时候能够默写对了八成,所有人都会得到二十文钱的彩头。 黄汉没有如同私塾先生那样从三字经开始启蒙,他是个实用主义者,第一堂课就摘选了神童诗里的一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开篇。 接下来就是进行民族主义教育,讲岳武穆打女真人的故事,识字课就趁热打铁从岳飞的诗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开始。 黄汉的小课堂从刚开始时不到二十人,发展到了近百人,九里台的年轻人都已经期盼每天晚上这宝贵的学习时间。 渐渐的被启蒙的年轻人眼神不再空洞,他们知道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知道了汉民族的先贤和民族英雄。 当然还有一种潜移默化也悄悄的注入这些青少年的心底,那就是对黄汉的认可,随着时光流逝,这种思维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就会对黄汉有了依赖多了盲从。 从骨子里流露出的信任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黄汉不会辜负这些乡亲们,“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这些起家人马只要能够活下来,成为将军的可能性十有八九,最后封公封侯也未可知。 黄沂州实在想不到三四年没有见面的儿子居然博学如斯,连他也喜欢来课堂听儿子讲故事说典故。 他多次询问儿子又在军中跟了哪一位博学鸿儒学文,是不是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大老爷? 没辙,黄汉只能编故事,他告诉父亲,自己经常跟着几个在总兵府做幕僚的秀才相公读史书,因此有了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