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拉起队伍 (第4/4页)
当然,五里台高家庄园里也没有高家老爷。 一个在庄园里的管事直接讨价还价把事情给办了,借据上注明抵押物依旧是黄家祖传的十五垧地,但是黄沂州只借到了四百石麦子和二百五十石马料,利息依旧是三成。 九里台的所有的大牲口和大车都出动了,拉了五趟才把粮食、马料运完。 黄沂州把祖传的田亩都押了谋发展,豪情壮志是不小,但是回家之时难免有些失落。 黄汉明明有五六千两银子的家当,却鼓动父亲抵押田产借粮草多多益善,其实是准备玩空手套白狼而已。 滦州的高家自然是大名鼎鼎的退休辽东经略高第大人,他马上会在建奴进攻滦州之时带着一大家子远遁,最后被朝廷问罪下狱。 大明朝廷的法度,一座城池内的所有的官员都有守土之责,哪怕是告老还乡的退休老头也不例外,因此正二品大员高第在这件事上栽了。 黄汉很是怀疑远在五里台庄子里的高家管事是不是也会早早的跑路,如果他没敢丢下高家的产业逃跑,最后的结局会怎样? 最后谁还会拿着借条来黄家讨要粮草?说好以田产作为抵押那是写在纸面上的,地契在黄家没有违约的情况下依然在黄张氏手上呢。 这个时代人的信誉度完全不同,用不着协议,口头承诺大多数都是板上钉钉,基本上不会出现耍无赖的行为。 况且以高家的权势,还真的不担心在有白纸黑字文书为凭的情况下,出现赖账之人。实在闲得疼的明末汉之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