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第2/3页)
像匪徒,便放下心来解释道: 我们去过永州了,永州官府对待难民比澧州官府更严苛,他们甚至不让难民踏入永州地界! 各个交界处都有官兵把守,有强闯的难民通通被射杀,否则我们也不会原路退回来。 对方的另一个人道:建州能接收难民的消息也是在那边得到的,不知真假,我们正要赶往建州。 村长叹了口气,对官府的敬畏少了许多。 这不是官逼民反么?真把老百姓逼到了绝境,不用等异族打进来,百姓自己就会造反。 怪不得会有那么多难民逃着逃着变成了匪徒,几日前遇上的那伙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个情况。 多谢各位解惑,如此我们便也赶往建州,与各位倒是顺路,不知各位是否愿意同行? 既然对方愿意给他们消息,省了他们来回折腾的功夫,村长也是想帮一帮他们的。 多的不说,他们人口多,兵器足,匪徒轻易不会对他们下手,跟他们一起走,多少也能得些庇护。 对方好似认真在思考村长的建议,十几人短暂交流了一阵,最后走出一人道: 如此便多谢各位照拂了,实不相瞒,我们路上遇见不少匪徒,侥幸逃脱几次,跟你们同路,我们确实会安全不少。 他们那么多老弱妇孺,跟路上碰见的匪徒不一样。 村长笑着点点头,转身跟村民们说明情况,两波人一起朝建州赶去。 建州荒凉,地广人稀,若有选择,百姓一般不会选择建州定居。 因为建州也常年战乱,建州在大祁的西北部,周边异族虎视眈眈,年年都要打上一场。 好在有定国公陆渊陆大将军一家镇守,建州百姓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