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什么样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第3/4页)
有成轻轻点了点头,微微感叹了一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竞技体育选拔人才不但要看现在,也要看将来,潜力,天赋,上限都是需要考虑到的,不然数年时间花下去见不到什么成效,占用资源不说,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本身都是时间上的浪费。 有些东西是说不准的,不过想到这里,赵有成脸上又露了自信的笑容,道:“年龄是不小了,但潜力还是有的。对了,老聂,你可能不知道,去年水木大学那边可招了一个大龄天才呢。” “噢?”聂方平来了点兴趣,都是体育系统内的,对于这方面尤为上心一些,笑着说道,“别卖关子了,我一个小地级市的体校教练,和你们那个层次差了十万八千里,快说说,让我也长长见识。” “我上次去水木大学做交流,和他们体育教研部的一位老师交流,他告诉他们招了一个体育特长生,天赋惊人。这学生就练了三个月的短跑,参加水木冬令营的时候跑出了10秒7的成绩,到今年百米手记时已经是10秒3的健将级水平了。按我们估计,能不能在亚洲争雄不好说,毕竟日本那边涌现的人才也很多,但接下来几年的时间,国内短跑领域绝对是有这小子的一席之地了。” 赵有成缓缓地将自己之前在国内第一个高等学府里了解的情况说了出来,言语之中还带着几分羡慕的语气。 作为教练员,有时候挑选人才运动员,真就有点在滇南那边赌石一样。尤其是级别相对较低的专业队,挑选运动员更是考验眼力,从运动员的成绩,心性,意志力,潜力天赋等等,都需要一一了解。很多时候看着都是浑然一致的璞玉,但这一刀切下去能不能见绿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而像水木大学这样汇聚全国顶尖人才的地方,光是那学校的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