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会变的山 (第3/4页)
的一切都指向夏商时期,除了这块石碑上的莱霞里三个字外,这山里没有任何夏商期以后的印迹。” 其实,王思怡说的也没错。也就是说,这块石碑大慨率就是夏商时期,枭阳城里的人立的碑,不太可能是清朝及以后的人立的。 这时,胖子道:“老张,你确定莱霞里只是《聊斋志异》里虚构的名字?” 我点点头,于是就对他们解释道:“在《聊斋志异》里确实有写过一个关于莱霞里的鬼故事。传说汉末太平天国黄巾军起义那会儿,天下大乱,四处战火连天,洛阳当时最是死亡无数,由于人死的太多,又都是战场上死的,属于天灾,不归阴间地府管,天界也不愿管,人间的阴阳先生想管也没能力管,所以最后那些死去的冤魂下不了地府,投不了胎,便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叫莱霞里的鬼村。” 听到我这么一说,大家眉头都皱起来了。既然大家都想不明白原由,最后肖老总结道:“也许只是一个巧合,在夏商时期这里叫莱霞里,而清朝的蒲松龄又正巧在书里虚构了一个相同的地名。” 我们点点头,没有反驳,因为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解释的通这件诡异的事情。 虽然石碑上这个地名,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鬼村的地名相同,但我们倒并没有认为这里就会是鬼村。 所以心里并没有因为这个名字而感到害怕,反倒赵雷还提议重新到山顶的那块大平地去再察看一次。 …… 当我们往山顶的平地上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