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91节 (第7/8页)


    开玩笑,学校由吕律等人自己建造,包括一应配套设施,都不用拨款,只需要找几个专业的老师就行,还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话说回来,这年头的老师不少是民办教师,好多人也只是自己认识些字,也就四五年级的水平,资质上实在差了些,自己看个报纸啥的都还费劲,更别说教人了,挺糊弄人的,当然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事情忙完,在王德民回去以后,吕律则是叫上张韶峰等人去了一趟城里的外贸公司。

    几人的名头在那儿放着,进入外贸公司,受到了经理很好的接待,一番打探后得知,在山货方面,主要收购的也就是牛毛广、刺嫩芽,几样蘑菇,松子、榛子这几样。

    提及蘑菇,就不得不说一下松茸。

    这一点吕律是知道,这玩意儿跟牛毛广一样,小龟子那边吃下小男孩,最先生长出的野菜就是蕨菜,而最先生出的蘑菇就是松茸,也正是因此,这些东西在小龟子那边备受欢迎,而价格也是因此暴涨。

    吕律曾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小伙从香格里拉采到的松茸送出去卖,在当地的价格只是十块钱,他发现,每走一段,松茸的收购价格就会提高一些,等他到了昆明,发现价格达到了惊人的九十块,卖了个好得不得了的价格,就是出口到小龟子那边去的。

    这是在九零年代初的情况,现在的价格低不少,但也很有搞头了。

    中间商赚差价嘛,原产地往往是价格被压得最低的地方,吕律直接跟外贸公司搭上线,按照一定标准处理这些山货,能卖到更好的价格,也是对屯里大有好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