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_第一章别草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别草原 (第3/5页)

到了事情的根源,眼下百家争鸣,诸多学派都纷纷出世,但是,有一个与道家本来是并驾齐驱的学派却是悄然寂灭,毫无音信!

    是的,这便是佛家!在林封谨的地球记忆里,佛家对于士子,甚至社会方面的渗透力度也不是一般的强。

    比如有的士子应考之前,想要好好的找个清净的地方念书,那么通常都是会去深山古寺里面,而和尚只会收一些象征姓的财物。至于佛门胜地,更是士子赏玩题字的普遍场所。

    除此以外,因为佛经对修来生的境界诠释得十分清楚,所以不少大儒会在成名以后反过来精研佛经,比如被称为诗佛的王维,字摩诘,其名字就来自于佛家的维摩诘经。

    又比如说苏轼,有一说他是黄梅五祖寺的主持转世,本该成佛,却被红莲引诱,破了色戒以后坐化。唔,红莲是谁,直观的一点介绍,就是一个姓工作者,差不多就是现在东莞排名前三的头牌的水准,甚至还有诗云:可怜一腔菩提水,倾入两瓣红莲中。而苏轼出生以后就虔信佛教,等到中年以后人生屡遭大挫,更是以东坡居士自称。

    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本来是反佛的,却是被佛门的大颠禅师折服,成为虔诚信徒。

    除此之外,连帝王也成为佛信徒的也是比比皆是,元朝就不说了,国师八思巴可以说权势绝对不逊色于内阁首辅,完全是皇帝主动信佛,无需动员,除此之外,梁武帝萧衍造四百八十寺,隋文帝杨坚大修五台山,武则天以举国之力大兴龙门石窟,清顺治帝去五台山出家为僧,更作诗云:朕本西方一衲子,无奈落入帝王家。

    而佛家对于另外一方面的人士的影响,则是儒道都没有做到的,那就是内院,直接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