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0章 (第3/3页)
事儿,总得替子孙后代问一问。 第490章 大汉律与汉月报 张祯改革官制,基本没遇到什么阻碍。 一方面是因为她执政日久,威望早成,无人与她作对。 况且改制后职权更为清晰、更为细致,众人没有反对的理由。 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的官制创造了大量的官位。 谁家还没个想入仕的亲眷子弟?官位越多,于大家越有利。 因而都抱着支持的态度。 官制定好,下一步便是往里填人。 张祯自任左丞相,任命王允为右相,贾诩为前相。 八部首官为尚书,另有左、右侍郎。 吏部尚书,任命原冀州知州荀彧,左侍郎许攸,右侍郎原大将军府幕僚王浩,再将原冀州刺史田丰提为知州,刺史则由朝廷另外派人。 户部尚书,任命原大司农张义,左侍郎崔丹,右侍郎张祯之兄张祈。 礼部尚书,任命原北海相孔融,“北海相”这类官职,往后予以取缔,左侍郎刘表,右侍郎伏完,乃是皇后之父。 刑部尚书,任命荀彧举荐的陈群,左侍郎袁绍,右侍郎张松。 工部尚书,任命墨家传人台舒,他不会当官没关系,有幕僚,左侍郎李严,右侍郎秦书。 商部尚书,任命诸葛亮,左侍郎法正,右侍郎原侍中郑习,也是皇甫六郎的表兄。 学部尚书,任命蔡邕,左侍郎蔡琰,右侍郎祢衡。 外事部尚书,由西北经略使曹cao兼任,郭嘉兼任右侍郎,诸葛亮兼左侍郎,曹cao不在朝中时,他和郭嘉代管外事部。 各部其余官职,由通过考核的太学生及民间征召的俊才充任。 但并未一次性到位,空缺着一部分,待有了合适的人选再任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