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 剧情 金樽玉酿 (第5/7页)
,曾在国师黎庶江变法期间屡屡上奏,苦谏其弊端。彼时闻得风声,深知黎庶江党同伐异手段狠戾,便只能辞官,隐居于玉峰之间。待到西汴国破,却也捡回一条命来。十多年间卧薪尝胆,只愿扶植新帝,复兴西汴。 高遂年已古稀,一头银发稀疏易碎,一点头就要断几根似的。他与纪元策月余前会过面,二十年来却是第一次见卢煦池,两颗浑浊的眼珠甚至蓄了一点泪来。 “今年清明,还没去给你爹坟上上香。”高遂喟然叹道,“转眼间,三十多年也就这么过去了。” 西汴死士大多是些从小无父无母的孩子,纪元策不知卢煦池父亲竟与高遂有此等渊源,看向卢煦池,见他面无表情地隐在袅袅茶烟后,冷漠得如同一片青瓷。 高遂在异乡独处几十年,年岁的增长已随器官垂老而逐渐显得模糊。见了昔日旧识之子,更是唏嘘。感喟许久,终于进入正题。 “朱檐玉死了。”卢煦池道。 高遂摇头:“你三个月前来信后,我便令人扮成翰牟商贾,与朱家老二下了笔大单。辎重本应运往翰牟,中途却有人截胡,转运至西北。一月前爆发的那场边戍冲突,十有八九与这批辎重已至当地有关。我派人巡查,怀疑截胡的是刘稷手下的人。” 卢煦池喝了口茶,脸色不善:“朱家拴着鲁端止发了财。刘稷这是在扣帽子,逼着皇帝给他西北重军派兵呢。” 高遂本就心中有数,听了卢煦池的话,心中大石更是放了下来。西汴败国亡家,他只能隔岸观火。但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大漳内廷越是混乱,他们也就越是有机可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