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再来_从头再来(7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头再来(77) (第15/16页)

淑红!”

    黄玉琴白了他一眼,道:“快坐下,别出洋相了!”她伸手拽住丈夫的衣袖,将他拉回到沙发上坐下。

    “晴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天寒地冻不觉冷,热血能把冰雪融……”

    未淑红可以说是久经沙场的歌唱演员了。她临场发挥得非常好,几乎是毫无瑕疵地唱完了这首歌。最后一个音符刚结束,台下就爆发出了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柳俊杰看得如醉如痴。当然,不光是他,黄玉琴和两个女儿也非常喜欢未淑红演唱的这首歌。

    这一切全都在柳侠惠的意料之中。这首《满怀深情望北京》跟李湘君唱的那首《今天是你的生日》有所不同,它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歌词除了每段开头两句,其余的部分都太革命化(口号化)了,不可能被中国大陆以外的任何人所接受。但是它的艺术性却是不可否认的。柳侠惠想:过了今晚,中国歌坛‘北李南未’的新时代恐怕要提前到来了。

    不过,有一件事情却是柳侠惠万万都不会想到的。就在此时此刻,在北京某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十来个人正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一篇振聋发聩的批判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是歌颂大庆精神,还是复辟资本主义?–-评歌曲‘满怀深情望北京’》。文章以犀利的视角和尖锐的措辞对这首歌从歌词内吞到表现形式都吹毛求疵地做了一番探讨,指出这首歌是一株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毒草,它的要害在于为文革前十七年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翻案。

    谁都能看出来,这篇文章是针对邓副总理和他重新上台后所推行的一系列反对极左思潮恢复生产建设的方针政策的。可悲的是,这种颠倒黑白不讲道理的文章在这个年代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党的喉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